李斌
传承人:李斌
工作单位: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职务/职称:院长、主任医师/二级教授
科室:中医皮肤科
传承技术:皮肤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
擅长:
皮肤病中医药结合诊疗、基础和科研工作。基于医院国家科普基地、长三角皮肤病联盟等平台,开展皮肤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的传承工作。
简介:
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院长,同济大学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皮肤病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上海市重中之重研究中心负责人、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术荣誉体系讲席教授。目前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名誉副主任委员、“十三五”、“十四五”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第一主编、《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副主编、《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获2020年上海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第四届“白求恩式好医生”、第十届“中国医师奖”。主攻炎症性皮肤疾病、难愈性皮肤溃疡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创新产品的研发与转化,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研究成果以通讯/共同通讯作者分别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Advanced Science、Biomaterials等期刊发表。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0项,参编著作31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等各级科研奖项10项。
详细介绍内容:
李斌教授研究团队率先发现银屑病与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共病模式,从“病-证”角度建立银屑病合并代谢紊乱的中医病机理论,提出“血热阳浮”是银屑病关键病因病机,研究成果入选2019年美国皮肤病学会(AAD)联合国家银屑病基金会(NPF)共同发布的成人银屑病管理和治疗指南; 继承传统“祛腐生肌”治则,提出“祛瘀生肌法”作为治疗难愈性创面主要治则,制定了“清-化-补”三阶段动态序贯方案,为祛瘀生肌法核心思想“化瘀利于生肌、生肌不致成瘢”提供科学依据。在理论上为中医药干预策略寻找到新的靶点,开拓了中医药对皮肤创面修复的新思路。
注重探寻“方(针)-效”作用机制与应用规律,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证实中药复方、单体中药提取物、中医特色外治疗法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提出“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共同致病理论论:应用联系数学集对分析方法把握疾病共性并优化不确定性因素的处理,构建智能诊疗AI系统。编著《中医辨证论治集对分析》,获国家计算机软件专著权。
2020年2月李斌教授带领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上海队)驰援雷神山参加武汉抗疫,参与雷神山医院开舱到关舱全过程,推广中医药在雷神山医院应用,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中医药全覆盖,重症患者零死亡优异成绩,团队被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英雄群体”称号。
2016年李斌教授被上海人社局聘为二级教授,202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得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等称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项目《银屑病“新血证论”理论体系构建与实践2018YFC1705300》首席科学家,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担任“十三五”、“十四五”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性病学》第一主编;研究生教材《中医皮肤病学》主编、《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杂志》副主编、《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获2020年上海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第四届“白求恩式好医生”、第十届“中国医师奖”、“李时珍医药创新奖”。
迄今在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Biomaterials、Nutrition Reviews、Phytomedicine、Frontiers in Immunology、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BMC cancer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带领学科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诊疗中心、 “十二五”重点学科(验收优秀)、重点专科,上海市中医药研宄院皮肤病研究所所长单位,上海高校创新团队、上海高峰高原学科建设梯队,上海市“十三五”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中医皮肤病专科联盟组长单位。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排名第一)等省部级科研奖项1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