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喜烈
传承人:卢喜烈
工作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职务/职称: 心内科副主任技师、教授
科室:心内科
传承技术:心电学诊断技术
擅长:心电图学技术、动态心电技术、运动心电技术
简介:
中国医师协会心电技术培训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电学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信息学会远程心脏监护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心电学新进展项目负责人
详细介绍内容:
"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心脏病变技术是临床心电图学常规检查技术,哪里有医疗活动哪里就有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心脏病变技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心律失常的诊断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在临床应用120年以来久盛不衰,并不断有新的进展。
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心脏病变技术检测时间长(24-72h)在心肌缺血恶行心律失常、晕厥、胸痛、起搏器评估方面已成为重要的检查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
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心脏病变技术用于急性心肌缺血的检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评估、冠脉架桥术后评价方面是其他检查不可替代的技术。
一、技术创新性:
由卢喜烈教授在2003年主持研发的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心脏病变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空白,并已成为国内外动态心电检测技术的重要检查方法。
二、市场需求性:
1.临床应用:心电图检查技术应用于临床已有120年的历程,广泛应用于各所医疗单位,已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无创检查技术。在心脏危急值预警、急性心律失常的检查、疗效评价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安全有效: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鉴别和运动平板试验到临床应用,分别已有120年及60余年历史,属于无创性心脏检查,技术安全、有效、可靠。
3.专家共识:近年的国内相关专家发表的共识如下:
①心电图侧重规范化专家共识; ② 心电图技术规范化专家共识;
③ 心电图报告专家共识; ④ 18导动态心电图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