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传承应用项目

全国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传承应用项目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传统医学传承人 > 知名专家 >

吕建华

传承人:吕建华

工作单位: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

职务/职称:主任医师

科室:中医针灸科

传承技术:偏瘫治疗的中医头皮针技术

擅长:擅长用中医针灸技术调理中风后遗症

简介:

毕业于北京光明中医学院,现任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对于偏瘫多选用头皮针进行治疗,头皮针可以用于头上的运动区和感觉区,既顶颞前斜线和顶颞后斜线。通常会选用对侧的穴位进行治疗,即左侧的偏瘫会选择右侧的头针,右侧的偏瘫会选择左侧的头针,同时患者也可以选用对侧的头针加上同侧的体针进行治疗,体针可以选用极泉、内关、尺泽、足三里、委中、三阴交等穴位。

对于患者有言语不利的症状,选用廉泉、通里等穴位。如果患者伴有中枢性面瘫的情况,选用地仓、颊车、牵正、合谷等穴位进行治疗。吕建华主任认为,中医需要经过辩证选穴,建议患者要与医生沟通,从而选择适合自身的最好治疗方案。临床上对于偏瘫等病症,选用中医针灸进行调理是比较有效的方式。

详细介绍内容:

本技术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六项,头皮针填补了国际中医针灸空白,技术成熟度高,国内处于先进地位,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其操作简单、手法熟练、手感好、穿刺成功率高、损伤小、痛苦轻。头皮针疗法从70年代初推广应用于治疗脑源性疾病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其适应范围不断扩大,并在作用机理等方面也做了有益的探索。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目前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均为较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头皮针对其有较好的疗效。早在1976年统计34个单位共治疗2917例中风偏瘫病人,运动障碍者取对侧运动区,感觉障碍者取对侧感觉区,语言障碍者取语言一区、二区等,采用快速捻针法,结果基本痊愈705例,显效1013例,有效1039例,无效160例,总有效率为94.5%。在脑血栓、脑出血、栓塞及其后遗症的效果较好,说明头皮针在临床上治疗脑血管疾病最多,而且疗效好。头皮针不但对中风急性期有特效,对一些多年的中风后遗症亦有显著疗效,为目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首选疗法之一。在震颤麻痹、运动神经元疾病、共济失调、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头痛、神经衰弱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成果,从而证明头皮针对对多类疾病有较好的控制和改善作用,而且疗效巩固,值得推广应用。

头皮针不仅在疗效上有明显优势,还具有安全性好、无痛感等特点,可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激发大脑皮层的全身调节作用,以保证疗效。虽然头皮针要求针刺深度直达骨膜,但头皮下有坚固密封的颅骨保护,大大增强了针刺安全性。同时,取头部穴位,采取特有的飞针手法进针,无痛进针,消除病人紧张和畏针感,扩大治疗人群。头皮针培训是技术类培训,无设备依赖型,只要一个教室就可以培训。

头皮针技术属无痛、绿色、安全的中医针刺疗法,针眼小皮损微、不缝合、不换药、不卧床、不破坏,可以消除病人紧张和畏针感,患者接受率高;,本技术不需要高大上的设备,几只毫针,一个处置室环境就可以进行治疗,而且学皮针技术学期简短,学得懂、学得快、有团队、有技术支撑、随时咨询,所以医生接受率非常高;医院领导非常乐于接受短平快安全技术,头皮针技术非常适宜中小型医疗机构,所以医院接受率高。

由于头皮针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持续培训,并进行了市场和头皮针执行人的规范管理,受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全国普及中医、学习中医,尤其是3年新冠疫情过后的今天,中医中药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认可,国务院每年召开中医药发展大会以及在各省召开中医药发展大会,头皮针技术是中医技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有利于推广。(一)头皮针技术

头皮针可以用于头上的运动区和感觉区,既顶颞前斜线和顶颞后斜线。通常会选用对侧的穴位进行治疗,即左侧的偏瘫会选择右侧的头针,右侧的偏瘫会选择左侧的头针,同时患者也可以选用对侧的头针加上同侧的体针进行治疗,体针可以选用极泉、内关、尺泽、足三里、委中、三阴交等穴位。

(二)指切进针技术

又称爪切进针技术,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的旁边,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三)夹持进针技术

或称骈指进针技术,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四)舒张进针技术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五)提捏进针技术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等。

(六)皮肤针技术

运用皮肤针叩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激发经络功能,调整脏腑气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右手握针柄,用无名指和小指将针柄末端固定于手掌小鱼际处,拇指与无名指挟持针柄1/3处,食指压在针柄的上面,这样可以充分依靠腕力操作。叩刺时,要求针尖刺及皮肤表面时立即弹起。每分钟叩刺100次左右。叩刺的强度分轻、中、重三种,可根据不同体质、部位或病症进行选择。根据刺激强度和病情,皮肤针治疗可每日或隔日1次,以10~20次为一个疗程。